為什麼雨季前特別需要抽水肥?
台灣夏季多暴雨與颱風,雨水量大時會使排水系統壓力增加。若化糞池早已接近滿載,當外部雨水倒灌進排水管時,糞水就會被「擠」回室內。
雨季前抽水肥能:
• 降低倒灌風險。
• 減少臭味與細菌擴散。
• 維持排水系統暢通。
提早清理能避免大雨期間發生緊急狀況。
大雨如何影響化糞池?
在暴雨中,雨水往往從屋頂、陽台與排水孔湧入同一管線系統。
如果化糞池未定期抽水肥,內部液位過高,將導致:
• 壓力反推:糞水從馬桶或地排冒出。
• 封水層破壞:臭氣倒灌至室內。
• 滲漏與外溢:污泥滲入地層造成污染。
這些問題在雨季特別常見,也最難即時修復。
如何判斷雨季前該不該抽水肥?
以下三項檢查指標可快速判斷:
1.距離上次抽水肥已超過兩年。
2.排水孔或馬桶沖水速度明顯變慢。
3.聞到輕微臭味或庭院有濕氣味道。
若符合其中兩項以上,建議在雨季前立即聯絡合法抽水肥公司進行清理。
雨季抽水肥的最佳時機
• 梅雨季前(4–5月) 或 颱風季前(6–7月) 是最佳時間。
• 抽水肥時避免豪雨當日或前後一兩天,以免車輛作業困難。
• 住宅區可結合社區統一安排清運,費用更划算且管理更有效率。
提前規劃,能確保化糞池容量充足應付長期降雨。
延長雨季防護的小技巧
1.清理排水溝與集水口,避免雨水堵塞。
2.安裝防倒灌閥門,防止污水回流。
3.維持排氣管暢通,減少氣體壓力。
4.定期檢查化糞池蓋密封性,防止雨水滲入。
這些小動作能讓抽水肥效果發揮更久。
結語
雨季前抽水肥,是防止倒灌與污染的最佳預防措施。
別等大雨淹水、臭味四散才後悔!


